您的位置: 首页 >> 健康管理 >> 详情

论中医处方药味与药量的少与多

发布时间:2011-08-02作者/来源:

中医发展至今,源远流长,分成众多流派。各个流派处方各有特色,有的以药少为长(如经方派、叶天士、孟河学派),有的则以药多为胜(如施今墨、孙思邈)。而经方派与叶天士、孟河学派处方又有区别。经方派以药少量多著称,而叶天士、孟河学派则是以药少量轻显名。

邓小平说过一句话:不管黑猫白猫,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。这话同样可以套用在中医处方上:无论药少药多,量少量多,能取得疗效的就是好方。所以对于我们中医人来说,心中不可有固执之见,能灵活的融合各家之长才是我们现代中医人的发展之路。

但在临床上,有一点一定要切记,处方的每一味药物都要慎重斟酌,都是需要有其开具的必要性。不可人云亦云,盲目的加减。这就需要我们去熟练的掌握药性、药味、归经、现代一些相关的药理。同时我们要去学习经方的精髓,学习它组方简练的规律。并且结合后代医家的临床体会,在临床上针对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适当的加减。如针对白虎汤,后代张锡纯则总结出了自己的体会。如在临床上,没有粳米时,可以薏苡仁代替,如其人阴虚,则可以生地代替。针对这种经验,我们就可以完全吸收、利用,同时也可以变化裁剪。在掌握扎实的方剂学基础上,针对复杂的病情时,我们就会做到心中有据,有时可以同时以几个名方加减在自己的方剂之中。我在临床上,针对一些阴虚有痰的慢性咽炎患者,常常会以玄贝桔甘汤和麦门冬汤加减,常常能取得较好疗效。

对于初学者来说,并不建议一开始就以复方、大方为自己处方的特色。因为这样常常会造成自己思维的混乱、药物掌握的浅浮。在我以前跟一位临床老师门诊时,曾经看到过一位病人来配药。病人拿了一张A4纸,纸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药物,估计有四、五十味之多,那位医生好像就是我们杭州一个很有名气的医堂里一位医师开的。当时我那位老师看过之后,对我们戏谑:这不是开药,是开饭。粗粗一看,便给人一种学术不精,处方庞杂的感觉。纵观历史名家,多以处方药少而纯见长。这就体现了一个中医师对药、方理解的精深程度。同时盲目的药味添加,药物之间反而会相互擎肘,达不到药物应有的疗效,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。这就需要我们熟知药物之间的相须、相使、相制、相杀等关系。利用这种关系,灵活的运用在方剂之中,达到理想的疗效。现在很多中医师处方时喜欢运用药对。这种药对就是以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而形成的。如桔梗和枳壳、前胡和桔梗、桑叶和杏仁、半夏和麦冬、百合和夜交藤、三七和白芨、煅乌贼骨和贝母等等。在临床上,我们如果能够熟练的掌握药对并应用,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。施今墨在药对运用上就有自己的一套经验。他的门人曾专门总结了他这方面的经验并集结成书。

在药、方理解深刻的基础上,并不排斥大方、复方。因为有时侯病情复杂,你不得不用大方、复方。如历史名方五积散,药味很多,但疗效很好,针对一些肿瘤病人可取得很好效果。可惜现在此方应用的非常少。

再说一下中医处方的药量问题。药量是中医临床最关键的问题。同一个方,同一个病人,方中药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、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效果。每一味药的秉性不同,有的药物轻浮,如花类,处方药量则不宜太重;有的药物质重,如金属、矿物类,处方药量则宜重。还是以白虎汤为例。白虎汤中的石膏用量,伤寒论指出如鸡子黄大。有人做过研究,鸡子黄大一般有40多克。本身石膏质重,而且性味为甘、微寒,所以处方量要大。我一般临床上应用发热类病人,处方最少要30以上,少了则无效,或效果缓慢。清朝吴塘说过一段话,非常具有临床指导价值:治上焦如羽,治中焦如衡,治下焦如权。意思是治上焦病处方药量要轻,中焦病处方药量要平和,而下焦病处方药量则相对要多、重。同时我们要根据中医处方上君臣佐使的配伍,及药物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而选择药物不同的用量。如柴胡清热,最少要10g以上,按照我的经验,一般要20以上;而疏肝的话,则6足矣;升清的话,3就可以了。     

总而言之,如果能把中医处方的药味、药量掌握好,就离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医师不远了。我在中医学识上见解尚是浅薄,以上仅供抛砖之用。尚望能有同道前辈指点、纠正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长兴中医院 唐存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