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 >> 医院文化 >> 详情

佳节话行孝

发布时间:2009-11-10作者/来源:







   

     时光冉冉,中秋佳节转瞬将至,古诗有云: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。工作依然如此忙碌,一休息下来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拨通父母的电话,听听熟悉的声音,浓浓的亲情在心间暖暖地涌动。

      一次偶尔机会,因为工作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孝心故事,之后它就一直在我脑海里久久盘旋,难以释怀。故事中的人物是我单位的一对普通双职工夫妻,他们连续多年精心照顾着中风瘫痪的老人,尽心尽力、从无怨言。

      1993年,同在我院工作的一对年轻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。那时,男方的母亲已过世、父亲因中风致一侧肢体瘫痪,行动不便,起居生活都离不开家人的照顾。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,今年3月的一天,91岁的老人不幸再度中风。经过十几天的抢救治疗,老人虽性命无忧,后遗症却进一步发展,从此瘫痪在床,不能动弹,连最基本的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,料理老人基本生活的担子变得更重了。

      每天天色未明,夫妻俩就已经离开温暖的被窝各自忙开了,为老人解决大小便,擦洗身子,按摩受压过久的皮肤和四肢、整理床铺等;接着赶往菜场,买上老人喜欢吃的食物并做成易消化吸收的流质饮食和软食。为了能让食物更有营养,媳妇每餐都要新鲜烧制,然后再喂老人吃完。在另一边,是正在成长的儿子各方面的需要,夫妻俩每天忙得就像一枚不停旋转的陀螺。到了中午,他们仍须急急地赶回家为老人做好并喂好饭菜,接着仍是更换体位、按摩皮肤、解决大小便等等。到了晚上,劳累了一天的他们洗刷完后,更是一丝不苟地继续着针对性的护理。除了这些,还有许许多多的突发状况,经常让他们措手不及。老人的神智是清醒的,也能开口说话,但不能活动的肢体更让他度日如年,细心的小俩口了解到老人的这个心理,越发对其关怀倍至,每天必定会安排时间陪老人聊聊天,说说话。正是由于夫妻俩的精心照顾,躺在床上半年多的老人,没有出现任何褥疮之类的并发症,体重也一直保持在一百五十斤左右。谁说“久病无孝子”?多年来,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,履行着子女应尽的义务。

      百善孝为先,“孝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,做一位有孝心的好儿女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。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传统美德的延续,也为他们的行为而感佩。当然,孝心不仅仅体现在生病后的照顾,它更多时候是体现在一句关切的话语、一桌饭菜、一件新衣、一盒小点心……

      《孔子家语·致思》中这样写到:“树欲静而风不停,子欲养而亲不在。往而不来者,年也;不可再见者,亲也。”自古以来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很多,但真正能领会并且做到的又有多少呢?前段时间,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连载日记《孝心不能等待》,点击率非常高,引起的反响也很大。它道出了已经失去长辈的儿女们的心声,我也被深深地打动着。非要等到“子欲养而亲不在”时,再去无奈着世事变化的无常,时间来去的匆匆,悔恨着自己没有来得及好好地为老人们做顿饭,没来得及好好地陪老人们聊聊天?生老病死是平常不过的,很多时候,仅仅是一霎那,生命就是那么地不堪一击,转眼之间就灰飞烟灭。这时,就留下痛苦的活着的亲人,悔恨只能化做泪水不停地噬咬着心灵,分分秒秒……

      在这中秋佳节来临之际,把个人的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。其实,只要你有心,行孝很简单,它处处可以体现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李惠惠)